9月22日,“膜法廢水回用技術及NF/RO系統運維培訓班”在上海開班,來自全國各省市、臺灣、香港地區及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四十余名從事膜法水處理行業的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期培訓。

中國膜工業協會理事長鄭根江出席了本期培訓并致辭
培訓正式開始,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所長許振良教授為大家講授了《分離膜技術基礎》,介紹了膜的發展、制備方法、分離原理,研發、工業、市場整體結合,從根本上講解各種膜的性能、成本、及在工業上的適用性。不但讓學員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為學員們在各類膜的應用選擇上提供了導向。
《膜法工業廢水回用技術》課上,介紹了膜法工業廢水回用的國內外現狀,各類工業廢水的處理需求和處理工藝。許教授指出:工業廢水回用的核心問題在于去向,焦點在于性價比。也就是說用最少的經濟代價為用戶解決環保問題,減少最終污染物的產生。

靖大為教授在22日下午帶來了他的經典課程《反滲透及納濾系統設計與運行》,本節課程重點放在各類用于廢水回用的膜集成水處理工藝的設計。靖教授指出:分離膜水處理分為除濁與除鹽兩大分類,超微濾系統主要用于除濁,反滲透系統主要用于脫鹽。由于本期培訓主要內容是廢水零排放,因此沒安排專門的超濾工藝課。所以本節工藝設計課講授了從超濾工藝開始?!斗礉B透納濾系統優化設計》這一節課,是膜協會培訓的經典課目,也是膜協會培訓中講得最多的課。
這節課的目的讓人們掌握基本的膜系統設計原理,在選擇膜法時,懂得膜與水處理量的合理優化配比,減少“先天不足”的膜系統的產生。因為一旦這種膜系統建成并開始運行,維護需要巨大的成本,工藝改進需要更大的投資。

23日的課首先由博天環境張英高級工程師分享的《濃鹽水減量化工藝及應用》,這節課也是膜協會《膜法水處理》中的一個重要章節,本章節由張英老師撰寫。本節課以減量化工藝的預處理—減量化—蒸發結晶為課程主線。張老師在課上講到:“預處理的目的是為了去除硬度、二氧化硅和COD,而減量化環節的根本目的是根據具體項目,減少蒸發結晶的投資”,“什么水質,采用什么工藝”。膜法減量化工藝介紹完后,張老師又分享了博天環境“山東京博恒豐電廠脫硫廢水處理項目”(兩級澄清過濾+DTRO+蒸發結晶)、“榆陽區紅墩污水處理廠零排放項目”(Hi-SOT+MCR+弱酸陽床+RO+濃水反滲透+蒸發結晶)、“陽煤循環水濃鹽水處理項目”(MCR+NF+RO+STRO+蒸發)。張老師逐一指出了項目的水質特點及采取的相應工藝。

DTRO是膜法減量化環節中的重要工藝環節,鑒于近年來金正環保DTRO的項目比較多,特地邀請了金正環保李國亮老師分享了經典的DTRO項目。垃圾滲濾液的處理難度在于滲濾液前后水質波動大、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隨填埋年齡的增加逐漸降低,碳磷氧營養元素比例失調,含鹽量高。本節課以沈陽某地積存了52萬立方米垃圾滲濾液這一案例展開,主要講述了垃圾滲濾液項目的工藝設計。隨后又介紹了采用DTRO工藝的材料化工行業、煤化工行業“陜西某煤化工園區”、餐廚垃圾沼液處理的工藝設計。以充實的案例內容讓學習者了解了DTRO的應用情況。

課程的最后由上海豐信環保張金山老師講述了膜法廢水回用的運維課,作為本期培訓的承辦單位,上海豐信環??萍加邢薰境闪⒂?/span>2007年,主營業務為環境保護產品的開發與應用,是立足中國放眼全球的國際化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依托技術創新,快速發展,在水處理、固廢處理、土壤修復等領域深度研發,擁有專利技術130余項,商標3項,軟件著作權2項,承擔國家科技創新項目4項目。公司獲得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專利優勝企業、上海市專利示范企業、科技部創新基金立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產學研合作單位、中國膜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榮譽。公司已在中國上海與韓國首爾建立生產基地,生產公阻垢劑、清洗劑、殺菌劑、絮凝劑、重金屬捕捉劑5大系列產品。主要應用于純水處理、再生水處理、海水淡化、物料分離、循環水處理、鍋爐水處理、自來水處理、工業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土壤修復等領域。
張金山老師分膜污染機理、藥劑的性能評價與選擇、膜系統及膜元件的在線與離線清洗幾個環節全面講授了膜的清洗與維護,最后進行了廢水零排的運維案例分析。

24日,參加培訓的技術人員分別參觀了上海豐信公司、上海嘉定某再生能源廠(垃圾滲濾液項目)、常熟某水務公司(印染中水回用)及吳江某電子廠(電子電鍍零排放項目),大家親臨現場,對前兩日學過的知識和工藝進行了熟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印染中水回用項目參觀—常熟某水務公司

電子電鍍零排放項目—吳江某電子廠

垃圾滲濾液項目—上海嘉定某再生能源廠

學員與張金山老師在豐信實驗室交流藥劑的配制與研發
為期三天的參加培訓的“膜法廢水回用技術及NF/RO系統運維培訓班”圓滿結束,師生均表示收到有很大收獲,心懷喜悅,滿載而歸。
在本次培訓籌備的幾個月里,老師們一邊從事著繁忙的工作,一邊認真備課,課件反復推敲修改,三位老師都是在夜里一兩點鐘提交的課件。而學生們為了學習膜知識,排除萬難,甚至不遠萬里前來學習。課堂上教師傾盡所有,學生認真學習,教學的精神和學習的態度足以令人感動,在這樣的氛圍里,中國的膜技術必將有恢弘的成就,中國的膜產業必將更加穩健而有力的發展。
